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故事|王敏:一次“善举”引发的思考

2024-08-28  

●王敏(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前几日“下午茶”时光闲聊,朋友松姐亲历的一件小事儿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去年松姐家孩子高考后去外地求学,家里留下了不少高中时段的复习资料和书籍,丢弃怪可惜的,在得到孩子的准许后,松姐就在小区楼栋群里发了一则消息:需要的邻居可以前来挑选。

  很快,这些七八成新的书籍和参考资料甚至孩子归纳整理的笔记,谈笑间就被挑选一空。前来登门取书的大都是相处了多年的老邻居,能帮到他们,松姐心里觉得非常温暖。

  忽有一日,松姐微信里传来一条添加朋友的验证消息,原来是对门新搬来的邻居家女主人。对方问:那些书还有吗?松姐如实告知。对方“哦!”了一声,隔着屏幕,松姐感受到了些许遗憾,就主动说:家里还有不少益智类的书籍,如果你家孩子需要可以随时借阅。

  松姐平日是一个非常喜爱阅读的人,家里存有各类书籍,两家虽还不熟悉,但毕竟是对门,她想,如果邻居家孩子能从中受益,传递一份善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隔天有人敲门,松姐打开房门,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和一位老人,看起来是她的爷爷。小姑娘张口说明来意:“我妈让我来拿书!”一句“阿姨你好”之类的问候语都没有就准备踏进房门。

  松姐没有计较,退身让这一老一小进了门,领孩子走到书柜前一起挑选。

  很快,小姑娘指着一套八本的合集,说:“我要这八本!”

  松姐善意地提醒:“不如先拿前四本去看,这几本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呢!看完可以再来换。”并且嘱咐,阅读时一定要爱惜哦!

  不承想,小姑娘取走四本书后,当日她的家长在微信里不但没有留下一句感谢的话语,甚至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归还或更换其余四本的意思。半年后,松姐忍不住主动发微信询问,书看完了吗?不料对方看似一副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你的书不是说送吗?

  松姐一时哭笑不得,难道是自己当初的表达有问题?群里说送的复习资料和书籍已经送完了,给你家小孩借书也是出于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的善意,从来都没说过要送啊。

  没过几天,小姑娘敲门把书还了回来,依然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语,也没提是否还要看剩下四本书的事,就转身离开了。

  这事让松姐如鲠在喉,原来做好事也会糟心。

  听了松姐的诉说,我思考了好一阵。我想,这件事儿折射出的既有生活中常见的关乎“规则”和“礼让”的问题,也有人们常说的“边界感”。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边界意识,即使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亲戚朋友之间也同样适用。

  有位名人曾说:“要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我们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传。”足以可见,自我边界的重要。

  行有所止,言有边界,守住边界意味着在人际关系、社会互动和自我成长中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界限。这不仅有助于维护秩序、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也是实现和谐共处和自我提升的关键。

  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我们都要努力守护。

责任编辑:胡怡颖
本期编辑:杜明泽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