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心怀使命 向暖而行——写在新疆油田圆满完成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任务之际

2025-03-26  


●杨勇
(新疆油田公司新闻<融媒体>中心)

  前言:
  中央企业是能源保供的“顶梁柱”,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习近平

  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本报连续刊载了关于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的系列报道。报道采用消息、现场特写、记者手记等体裁,全方位、全过程记录了新疆油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深切期望下,紧密围绕中国石油整体战略部署,所有天然气冬季保供单位和全体参战人员鏖战极寒、迎风踏雪、夺气奋进的生动场景。报道全景式、立体化呈现了新疆油田国之重“气”的担当、大“气”磅礴的壮美、和合之“气”的底蕴、福“气”满满的动能……
  报道中有着这样的画面:集气站站长整夜未眠,全神贯注于确保整个站的安全生产;天然气处理站轻烃岗员工一晚巡检15次,只为保障输气管线不冻堵;采气岗、巡线岗、中控岗、维修岗等各个岗位的普通员工,夜以继日地坚守岗位,只为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坚守?
  气脉紧连国脉,气运关乎国运。
  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始终坚守政治立场,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充分凸显了民生情怀,坚决履行了大国重“气”使命。
  在井场上、装置旁、雪野中,一行行坚实笃行的足迹、一张张刚毅昂扬的面庞、一个个攻坚克难的身影,共同谱写了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的战斗旋律,向党和人民提交了一份可以值得铭记的合格答卷。
  他们深知,多产一立方米气,就能多温暖一户人家。
  正如他们所言:“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年冬天坚守岗位,保障冬供”“与鸟兽为邻,和寂寞相伴,每天巡线,我们已习以为常”“沙漠深处开井、关井,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坚持,早已习惯成自然”……
  这份独属于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的质朴语言,让“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时代画卷更加壮丽。
  他们支撑的是能源事业的勃勃生机;
  他们踏响的是冬季保供的铮铮足音。
  报道中有着这样的再现:2024年大年三十,滴西178井半夜出现冻堵,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员工田武与同事们一同进行解堵作业,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身上的棉衣被寒风刮透,棉工鞋被冻得硬邦邦。“那天晚上,完成滴西178井解堵作业后,我们帽子、围脖、睫毛、眉毛上全是冰霜,身体也被冻僵了。”田武说。而解堵完成后,他们又伴着夜色驱车赶往滴西179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拼搏?
  号角声声,鼙鼓阵阵。
  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与寒潮搏击,只为了不停一口井;
  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与风雪作战,只为了多采一方气。
  多年来,新疆油田始终攒足“气力”,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无一时短供,无一日断供”。
  “报警声响起,我们就像被电打了一样跳起来,不到一分钟就跑到故障现场。”采油二厂81号天然气处理站员工谈涛在处理完故障后,他的眉毛、睫毛挂上了冰珠,帽檐也染上了霜花。
  御严冬之寒,保民生之暖。新疆油田的天然气冬季保供人在荒原、沙海、戈壁,用一个个平凡的 故事汇聚成一幅幅祖国山川大地上的壮丽画卷,将一次次铁血担当转化为一股股流淌于千家万户的强劲动能。
  他们化身“送暖使者”,让寒冬不寒、暖气更暖。“宁舍一身寒,换得万家暖”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形象,代表了新时代新疆油田奋斗的形象;
  他们的声音,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石油最美的声音。
  报道中有着这样的镜头:曾健和妻子刘雪麟同为保供人,一人在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一人在呼图壁储气库,两人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只能在倒班时短暂相见。当他们6岁的小女儿提出“一周见爸爸,一周见妈妈,咱们家怎么一直都不完整呢?”的发问时,狠狠戳痛了他们的心。最终,通过家庭会议决定“爸爸妈妈必须同步倒班”后,女儿表示,即使一周见不到父母,一家人也要每周团聚一次。讲述中,曾健和刘雪麟都眼眶湿润,低下了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最是曾健和刘雪麟那红了眼眶、让人为之动容的一低头,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万家灯火、共聚团圆时,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家在一线,国在心中;
  在破冰斗寒、辛勤值守中,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离家最远,离国最近。
  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是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最大的心安。
  正如报道中所述:她们是一个个用泪水、汗水、坚守、坚韧构筑起来的时代画像,在她们身上,背着看不见的“重量”,如歌的年华、如铁的担当、如火的激情。
  实际上,正是这些来自第一线的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一次又一次用实干笃行践行了中国石油是党的中国石油、国家的中国石油、人民的中国石油的庄严承诺,他们冲锋在前、倾情奉献,为人民群众送去温暖,让石油底色更加厚重。
  实际上,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在天然气冬季保供的征途中,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是纯粹而高贵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报道中有着这样的描述:从11月13日23时至14日凌晨3时,记者在跟随作业区员工夜巡的车里“上蹿下跳”,时不时还要用手揉揉被撞的头,克拉美丽作业区员工杨华林看到后,打趣地说:“习惯了。这是夜巡路上特有的‘伴奏’,配上咱们被颠的‘舞蹈’,巡检也变得富有‘韵律’了嘛!这在其他地方你可体验不到。”
  从油气储运公司王伟勇笑着讲述“巡线全靠步行,干我们这行就是费鞋费袜子,夏天的袜子走一两天就破了,每人每年要走坏两三双工鞋。”到罗远明平静地说着“戈壁滩上本没有路,巡线工走多了,用脚踏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有时还需要用铁锹铲出一个个踏脚之处。巡线的路,除了巡线工,没有人会去。”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正是这些平凡的瞬间,展露了新疆油田人的保供情怀;
  正是这些动态的画面,彰显了新疆油田人的温暖祈愿。
  他们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保供之路、温暖之路、幸福之路。
  因为每一次冬供,都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郑重承诺,都是一份从寒冷出发、让温暖抵达的时代画卷。
  放眼准噶尔盆地,在勘探一线,新疆油田人破冰斗寒,力擒油龙气虎;在巡线路上,新疆油田人迎风踏雪,力护管道畅通;在生产现场,新疆油田人坚定担当,力解发展难题……一个个奋进之姿、一段段保供故事、一幕幕暖心场景,映射出新疆油田人坚定不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万千气象,传递出以实干实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油篇章的新疆油田力量。
  我们有底气表白,在为国奉献、为民送暖的道路上,新疆油田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让温暖在每个冬季延续。在此过程中,每一名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都从未缺席。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者的奋斗身姿;在历史的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者的奉献足迹。
  在当前保供任务结束、新一轮保供即将开始之际,让我们真诚地向每一位新疆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人致敬!

责任编辑:屈斌
本期编辑:高楠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