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许洁)采油一厂锚定稠油稳产目标,统筹推进上返补层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温工艺升级等重点工作,保障了去冬今春稠油生产安全平稳运行。3月底,该厂稠油日产油量超计划60吨,稳产基础持续夯实,为完成全年产量任务注入强劲动能。

采油一厂特种技术采油作业区员工正在进行憋泵操作。许洁 摄
为避免稠油冬季生产曲线出现明显“凹兜”,去年秋季,采油一厂以“早谋划、早实施、早见效”为原则,从长停井和低产低能井入手,认真分析油井生产动态资料,挖掘出一批具备增油潜力、井况良好、符合作业条件且拥有完善集输、举升系统的油井展开系统研究,提前布局2024年至2025年上返补层措施。
自去年10月红006区块上返补层措施稳步有序开展以来,该厂措施效果较好,已实施的57口井已经累计增油3300余吨。目前投注焖开井40口,正注9口,日产油量80余吨。
在夯实措施增产支撑的同时,采油一厂刀刃向内强化管理机制。通过修订优化注汽、注汽中断、焖开井管理三项制度,建立“地下—地面全流程监控体系”,实时监控锅炉参数,及时处理焖开异常井,逐井排查保障注汽质量。
另外,该厂将注汽符合率这一指标作为区分注汽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尺,配套建立的考核机制将注汽符合率与绩效直接挂钩:达标率超90%的班组给予奖励,低于80%的严格扣罚。这种“硬核”管理模式倒逼责任落实,注汽符合率从年初60%跃升至92%,异常井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保障了稠油热采系统的高效运行。
采油一厂冬季开井数多达4000余口,且75%为易冻堵的稠油井,面对井数多、范围广、冬季温度低、冬防保温工作量大的实际,该厂每年都以“超前部署、及早着手、顺利过冬”为原则,提早为井口缠绕保温棉、加装电热带。去年入冬,采油一厂特别针对稠油井口管线为注采合一的特点,“量身定制”耐高温电热带,缓解了730口稠油井口管线和48台注汽锅炉排污管线取样管线冻堵问题,使稠油低产低液井的冻井率断崖式下降80%,生产时率和安全水平实现了双提升。
“面对冬季稠油生产挑战,采油一厂以技术攻坚为抓手,以精细管理为支撑,打出稳产增效‘组合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夯实稳产基础、优化生产组织,为完成全年产量任务筑牢稠油根基。”采油一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责任编辑:沙露 本期编辑:吕梦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