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书香油城|书香伴人生

2025-04-11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侯婧婧
  对于70后王月玲来说,阅读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自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旧书堆里的童年

  泛黄的书页上,姜嫄赤足立于河畔芦苇丛中,她带着好奇地望向一个巨大的脚印……20世纪70年代,一本边角卷翘的《后稷传说》连环画为王月玲打开了阅读的神秘大门。

  说起自己的童年,王月玲眼角漾起笑意:“那是段浸在旧书堆里的岁月。”

  在那个娱乐生活和物质生活都较为匮乏的年代,家里的连环画成了王月玲最要好的“小伙伴”。《红楼梦》的“十二金钗”,《封神榜》里的通天法宝,《七侠五义》里的侠义故事为王月玲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新世界的“面纱”。

  家中的藏书看完了,王月玲就眼馋起供销社里的书。便宜的书只要九分钱一本,贵些的要两三毛钱,几张钱票就能换来一方天地。父母虽为生计奔波,却总会挤出几角钱支持女儿买“闲书”。这些在当时被视作“并无大用”的投资,却悄然为王月玲筑起了精神港湾。

  “时至今日,我仍然十分感激父母对我这个‘小爱好’的支持。”王月玲说,“因为从小爱看书,所以即便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的内心却始终很充盈,能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哪怕后来自己经历种种困难,都能坦然面对并安然度过。”

  除了阅读家中藏书,借读也是王月玲的日常。

  “那时候,我到处打听,哪家还有我没看过的书,只想赶紧借回来一睹为快。”王月玲回忆道,“待到中学时期,我也磨着爸妈订阅杂志刊物,每月盼着邮局送来《儿童文学》。”

  如今,身处短视频、电子书风靡的时代,王月玲依旧选择搬个小凳、坐在院里,手捧一本书,与微风、暖阳共度阅读时光。

连接亲情的纽带

  最近,在读《有一天,妈妈老了》时,读到老人离世后,子女通过整理日记再次与母亲“对话”的章节时,王月玲红了眼眶——书籍和文字同样也是连接她与女儿的一条纽带。

  女儿幼时,每天晚上,母女俩隔着书桌各自沉浸在文字里,唯有翻页声轻轻共鸣。“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妈妈翻书的声音,让我感到十分安心。”女儿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因为喜爱阅读,王月玲和女儿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月玲会将看书时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女儿,女儿也愿意和她分享生活中的一切。

  “海量的阅读让我对世界有了多维度的认知,也让我和女儿之间没有了代沟。”王月玲感慨道。

  如今,身为教师的女儿也总会敏锐地抓住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对此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和爱的传达。”王月玲说。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吕梦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