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愿做京克两地“医疗搭桥人”——专访北京医院援疆专家牟忠卿

2025-05-16  


牟忠卿。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冰 摄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冰 通讯员 王海林 王斐
  5月9日15时,初夏的克拉玛依热意渐浓。
  离“老年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新进展培训班暨老年医学中心学科建设高峰论坛”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北京医院援疆专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牟忠卿已经提前站在了主持台上。
  为了这一刻,牟忠卿已经等了整整半年。像守护一株将开的花,他为这场论坛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真诚、热情与期待。
  牟忠卿为何愿意花费半年时间筹备这样一场高水平的论坛?该论坛有何特别之处,又将为克拉玛依带来什么?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对牟忠卿进行了专访。

  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

  记者:据说您为了办这场论坛花了近半年时间,您为什么愿意下这么大功夫?
  牟忠卿:
首先,当然是因为克拉玛依需要。当前,克拉玛依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但老年医学发展相对滞后。面对这一现状,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将老年病医院建设项目列入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
  作为克拉玛依市医疗资源较为丰富,且在分泌代谢性疾病和老年病专业领域具有显著特色的公立医疗机构,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承担起了建设老年病医院的重任。事实上,不仅是克拉玛依,就连北京医院的老年医学科目前也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可借鉴的经验有限。因此,我希望通过举办这次高水平论坛,能够把疆内外最优质的老年医学和内分泌代谢专业资源引到克拉玛依来,为克拉玛依老年病医院建设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其次,我认为这是援疆专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举办论坛确实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联系各地专家、反复沟通讲课主题,到精心准备会议资料、协调各方时间、安排参会人员食宿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虽然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每当想到这场论坛能为边疆医疗事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特别值得。
  记者:在筹办过程中,最让您感动的是什么?
  牟忠卿:
最令人感动的是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奉献精神。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来自北京、上海和乌鲁木齐的权威专家,尤其是郭立新教授、李梅教授这样的全国知名专家。他们不辞辛劳、长途跋涉,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专程前来授课交流,这种对边疆医疗事业的鼎力相助令人由衷敬佩,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会者都深受感动。
  记者:你认为此次论坛有什么亮点?
  牟忠卿:
我认为本次论坛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主题特殊。作为克拉玛依市首个以老年医学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为主题的高峰论坛,也是克拉玛依市糖尿病研究所首个专题学术活动,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克拉玛依市老年医学专科发展进入新阶段;二是阵容强大。北京、上海和乌鲁木齐等疆内外业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为论坛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内容;三是意义深远。此次既是北京医院“小组团医疗援建”项目重要部分,也是克拉玛依老年病医院建设任务的关键一环,将进一步深化克拉玛依市与疆内外医疗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老年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记者:您认为这次论坛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牟忠卿:
本次论坛将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不仅安排了精彩的专家授课,还组织北京护理专家团队到克拉玛依市黑油山养老中心开展实地教学指导,让与会学员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最重要的是,本次论坛为两地医疗交流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合作内容包括医护人员赴京进修、远程会诊等。

老年医学不能“一叶蔽目”

  记者:与其他学科相比,老年医学有什么特点?
  牟忠卿:
老年医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整体性”。就像照顾一棵老树,不能只看某片叶子或枝干的问题。老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疾病,用药复杂,身体机能也在衰退。这就要求我们医生不能只关注某一种疾病,而要综合考虑老人的整体状况,在治疗上更要注重平衡和适度,这正是老年医学的学科特殊性,也是我们正在着力建设的综合诊疗体系的意义所在。
  记者:您在克拉玛依坐诊期间,发现本地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有什么特点?
  牟忠卿:
从临床观察来看,本地患者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高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省份;二是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得早,我们接诊过30多岁就出现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三是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但缺乏规范的用药管理。这些特点与本地高油高盐的饮食习惯和相对薄弱的健康管理意识密切相关。
  记者:对于老年医学科建设,您有什么建议?
  牟忠卿:
老年医学不是简单的内科加外科,要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比如我们正在尝试推广的“老年综合评估”,从用药、营养、心理等多方面全面评估患者。克拉玛依老龄化程度高,更需要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北京医院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也是克拉玛依市的长期援建单位,将充分、持续地为本地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北京医院是坚强后盾

  记者:作为援疆专家,您给自己定了哪些目标?
  牟忠卿:
我主要有两项重点工作。
  其一,做好“传帮带”,推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内分泌代谢中心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内科教学更强调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每周我都会组织科室人员集体学习,结合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者临床病例剖析诊治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训练诊疗思路。这种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比单纯传授知识更具价值,也会带来更持久的专业成长。
  其二,全力协助克拉玛依市老年病医院建设,让北京医院的先进经验在克拉玛依落地生根,实现高起点发展。
  记者:您如何看待援疆工作的意义?
  牟忠卿:
在我看来,医疗援疆工作远不止于为患者治病疗疾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座连接北京和克拉玛依的坚实桥梁,承载着两地医疗交流与合作的深厚情谊。北京医院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每年都会根据克拉玛依的需求选派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前来开展支援工作。
  就拿此次来说,我和北京医院胃肠外科专家贾文焯主任一同前来。我主攻内科,贾主任擅长外科,我们二人在专业上恰好形成互补,是一种“小组团”式的援助模式。一年的援疆时间非常短暂,我们希望通过言传身教、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本地医护人员,助力本地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湛、能够独当一面的“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这不仅是医疗援疆工作的核心目标,更是我们援疆医疗团队最大的成功与欣慰。
  记者:您想对克拉玛依的同行们说什么?
  牟忠卿:
我想说的是,改变和发展需要时间积淀,但只要我们的方向正确,便无需担忧在前行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这次论坛,我看到了本地医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只要我们坚持规范诊疗、注重临床思维培养,一定能提升边疆地区的医疗水平。北京医院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这份情谊不会因为我的援疆结束而中断。

责任编辑:张冰
本期编辑:方伟秦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