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8年10月9日,位于库车县城东北120千米处、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东高点的依奇克里克1号井在钻到侏罗系468米时发生井喷,日产原油120立方米至140立方米。
自此,新疆石油管理局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第一个油田——依奇克里克油田。

1959年,依奇克里克油田炼油厂建成前,人们用土锅炉炼制原油产品。(新疆石油报资料图)
依奇克里克油田探明含油面积1.94平方公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46.6万吨。
1959年7月,该油田正式投入开发。1971年,该油田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年产原油8.62万吨。1987年初,依奇克里克油田终止开发。开发期间,累计生产原油107.89万吨、天然气0.48亿立方米。

1971年,依奇克里克油田炼油厂建成投产。(图据美丽准东微信公众号)
2021年6月,辽河油田公司与塔里木油田公司签署了《迪那油气开发部依奇克里克油田老井复产作业》油气开采合同,重新对该油田进行开发。截至去年年底,已累产原油4100余吨。
为了解决炼油难题,1971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在依奇克里克油田建成了塔里木盆地第一座炼油厂。
该油田所生产的原油全部自己加工,生产的产品有汽油、煤油、沥青、200号溶剂油、石蜡等。除自用外,全部销往南疆五地州,为助力南疆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为了寻找依奇克里克油田,1958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塔里木勘探大队的地质队女队长戴健和队员李越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8月18日,依奇克里克山区连降6天暴雨后天气放晴,戴健带领助理技术员李越人、实习生张怡容奔赴背斜构造轴部工作点进行观测填图作业。中午,依奇克里克山区突降冰雹暴雨,三人在穿越一条山沟时洪水骤至,戴健和李越人被冲到了二十多公里外的戈壁滩,英勇牺牲,戴健牺牲时24岁,李越人年仅20岁。后来,塔里木矿务局党委追认戴健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将戴健、李越人牺牲的山沟命名为“健人沟”。

塔里木矿务局把戴健、李越人牺牲的山沟命名为“健人沟”。(图据百度)
后来,在英烈们献身的库车山前洼地,不仅发现了依奇克里克油田,还发现了克孜洛克气田和全国最大的克拉2气田。这些辉煌的业绩,是后来者们继承英烈遗志,继续在塔里木勘探而结出的硕果。
作为“二上塔里木”的标志性成就,依奇克里克油田的发现,实现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零的突破,成为塔里木油气事业发展的摇篮。(据中国石油官方知乎号)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腊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