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年龄】46岁
【职务/身份】就职于某企业驻中东地区公司
【家乡寄语】
祝福克拉玛依这座为梦想加油的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在世界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我为家乡献一策】
国际市场很大,为克拉玛依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希望更多好项目、好企业走进克拉玛依,同时,希望克拉玛依的好企业、好项目走出去,到国际舞台上乘风破浪,续写克拉玛依发展新的精彩篇章。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娄林毅 张丽 高宇飞
从戈壁滩上的石油新村到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杜勇的人生轨迹始终与一座城市紧密相连——克拉玛依。
作为某企业驻中东地区公司员工,他以“行走的克拉玛依名片”为使命,用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与责任。从推动教育合作到促成产业落地,从组建“克拉爱玛依”足球队到搭建国际交流桥梁,杜勇的故事,成为克拉玛依精神在全球化浪潮中绽放的生动注脚。
反哺家乡:联系各方的“行动派”
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和克拉玛依开启教育合作,把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引进克拉玛依。
2023年,第六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装备展隆重举行。此次展会规模大、层次高,创历届展会之最,多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参加展会。
……
在克拉玛依举办的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活动背后,都有杜勇辛勤付出的身影。
“我希望自己成为家乡一张‘行走的名片’,让国内外更多人通过我了解克拉玛依、爱上克拉玛依。”每每有人问他这么做的原因时,他总是这样回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杜勇采取多种方式促成全国各地近百家企业到克拉玛依进行项目沟通对接,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企业有近50家,签约项目13个,签约金额达30亿元,涉及智算中心、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文旅等多个领域。
“每次回家,我都能发现克拉玛依的新变化。”对近年来克拉玛依坚持做足油气文章,做优民生服务保障,做强多元产业,大力推动“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杜勇在赞叹之余更是大力支持。
杜勇酷爱足球,在他的推动下,北京“克拉爱玛依”足球队于2017年成立,成为拉近世界和克拉玛依距离的桥梁。在绿茵场上,越来越多的著名主持人、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因为足球与杜勇相识,又因为杜勇走进克拉玛依。
2017年,央视主持人足球公益行在我市举行,央视资深节目主持人陈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央视著名体育解说员贺炜、前国脚高峰纷纷亮相。在2023年独库公路通车节期间,“中国梦之队”明星足球交流赛在独山子区火热开赛。知名音乐组合“水木年华”成员缪杰,以及前国脚赵鹏、足球“金哨”孙葆洁等国家级运动员、裁判的到来,为独库公路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根系家乡:做有烙印的“油城娃”
“我是一个‘典型’的克拉玛依孩子。”杜勇说。回想小时候的时光,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参加“石油安全小卫士”夏令营,戴好红袖章、穿上帅气的制服维护交通秩序,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参加“石油科技夏令营”,了解城市和石油产业发展,让他体会到石油先辈创业的艰辛,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参加“少年军校”,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兵哥哥”驻守油城,让他感受到祖国之大,还有全国人民对克拉玛依发展的鼎力支持……
在他眼中,克拉玛依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70年间,从茫茫戈壁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克拉玛依的蜕变历程堪比人间奇迹,而勤劳、智慧的克拉玛依人,是让这人间奇迹从梦想变成现实的支撑和基石。
“70年的油田勘探开发,孕育出了克拉玛依人热情文明、有责任心、干事有韧劲、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杜勇这样总结克拉玛依人的精神特质,“这正是克拉玛依人不论走到哪里都特别受欢迎的原因。”
他自己的真实样子也是如此。1998年,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杜勇离开了克拉玛依,前往首都师范大学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此后,无论他求学、留校,还是辗转在公司国内外多个工作岗位,不管在哪里,他的热情、勤勉、无私和坚持总是能打动很多人。
“我是克拉玛依人,到哪儿都不能给克拉玛依丢份儿!”一句简单的话,充满了掷地有声的力量。
虽说早已离家多年,可只要说起家乡,杜勇如数家珍——人均GDP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是西北地区第一个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地级城市,并连续五次获得这一荣誉;连续12年上榜“中国最安全城市”;摘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桂冠,并成为全国首批、全疆唯一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我的根在克拉玛依。”杜勇深情地说,“我感谢父母在这片土地上生我养我,感谢师长教育我、引导我一路成长,感谢一代一代的克拉玛依人将这座城市建设得这么美好。”
只要回到克拉玛依,杜勇一定要做两件事——享受克拉玛依美食和去克拉玛依河边走走。
在他的世界中,克拉玛依凉皮、烤肉、拌面的香是无可替代的,那是家乡的味道,是在外游子对家深深的眷恋和思念。走在克拉玛依河边,静静流淌的河水、和煦的微风抚平了他在外奔波的疲惫,让他内心充满了宁静、喜悦,为再次出发积蓄了无穷力量。
“在我上大学、就业等很多重要的人生选择中,家乡都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我的老师教导我,要经常想着克拉玛依,要想着为克拉玛依多作贡献,让这座城市越来越好。”杜勇从未忘记老师们的教诲,“我想告诉老师,我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情聚家乡:构建起家乡“朋友圈”
对于克拉玛依未来的发展,长年奔走在国内外的杜勇有非常独特的见解。他一直密切关注着、支持着克拉玛依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希望更多在外的克拉玛依人能多为家乡作贡献。
“克拉玛依和中东国家的城市相比,具有相似的地貌特征、产业结构,也面临同样的转型升级难题。”杜勇通过他的深入洞察和分析,认为克拉玛依在“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碳达峰等方面的实践,尤其是在氢能、智算等领域的探索和突破,对于全世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都有极高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要想走好这条路,杜勇认为关键在于苦练内功,吸引更多人才、企业在克拉玛依扎根,同时,克拉玛依的人才、企业也要勇敢走出去,走向世界舞台,把握世界发展潮流和趋势,进一步深入分析自身优劣势,在国际市场上打开新的天地,实现新的突破。
2024年,在杜勇的推动和促进下,富城能源、贝肯能源等多家克拉玛依企业前往中东国家开展市场考察,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他的倾力支持下,克拉玛依这座为梦想加油的城市正在走向美誉度更高、影响力更大的世界舞台。
当下,杜勇又正在为第七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的筹备工作紧张忙碌。
在杜勇的手机上,全国各地克拉玛依人组成的微信群、QQ群多达11个。“克拉爱玛依北京”“克拉爱玛依上海”“克拉爱玛依四川”……在这些群中,有知名企业家、各领域专家学者、艺术家、科学家……
“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更多在外的克拉玛依人都能常回家看看,看看家乡的变化。只要实地了解了家乡的变化和需要,就能发现更多为家乡作贡献的可能。”他说。
一句“常回家看看”,是杜勇代表家乡发出的深情邀约,藏着他内心对克拉玛依近年来发展的肯定和喜悦,也是他自己的一份理想和信念,希望更多身在他乡的克拉玛依人能和他一起,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回顾过去70年的发展历程,几代石油人凭借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将克拉玛依建设成为了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面向未来,杜勇有自己的坚守和憧憬:“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记得我是克拉玛依的孩子,我为自己是克拉玛依人而感到自豪。未来,我们要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实现克拉玛依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共同建设一个被全世界熟知和喜爱的克拉玛依。”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何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