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赋能高质量发展 共绘新时代蓝图

2025-03-0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敖清 通讯员 朱丽洁

  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丝路创新院”)于2021年3月在克拉玛依注册成立,在自治区科技厅、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及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机构建设,于同年11月正式揭牌运行。

  作为贯彻落实科技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圳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四方协议精神的重要载体,丝路创新院正以其独特的定位和使命,为新疆乃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人才引育高地

推动产业科技创新

  丝路创新院积极构建人才引育框架,与工信部人才交流认证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设立了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项目新疆测评中心及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维修行业分中心考试站,有效提升了新疆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同时,依托王炜高层次人才工作室,成功对接国内顶尖人才团队50余支,涵盖3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包括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大知识产权团队在内的8支顶尖团队已落地,为克拉玛依乃至全疆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推动产业技术应用机构发展方面,丝路创新院已实际建成多家专业研究所,涵盖先进安全技术、智慧农业、装备后市场产业等多个领域。丝路创新院与中机维协、宋都实验室联合成立的装备后市场产业研究所已经围绕克拉玛依工业装备维护开展多次服务。

  同时,丝路创新院积极探索“一院多地”发展模式,已建成和正在推进建设的分支机构达8家,其中,丝路创新院(深圳)作为新疆离岸创新中心和克拉玛依人才飞地的重要载体,成功举办了多项创新创业大赛和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彰显了“四方合作”机制的显著成效。

  在综合科技服务创新平台方面,丝路创新院已成功引入6家产业投资主体,成功孵化出8家科技型企业。其中,“数字棉业DCI”项目结合克拉玛依云计算算力优势,与沙湾市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全国最大优质棉生产基地优势,为新疆棉花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丝路创新院主导并发布了《绿色低碳(含氢能)专利技术发展应用态势报告》,为区域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成功协调举办了中国科学院2024年(新疆)科技创新成果对接交流会等活动,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百余项技术成果在新疆的落地转化。此外,丝路创新院还积极推进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高企培育、专利代理等方面积极开展专业化服务工作,先后获批自治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成果服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自成立以来,丝路创新院围绕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需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聚焦产业技术创新链,取得了显著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丝路创新院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与展望。

  丝路创新院将深化“四方合作”机制,强化产业化项目引进,服务新疆油气、煤炭、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及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同时,精准引育战略人才,为产业注入新活力,引进战略人才团队、研发技术团队,培养青年科技骨干力量,为企业事业单位引入高层次人才。

  丝路创新院还将强化科研支撑,服务核心区创新需求,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重点实验室落地、重大科学装置引进建设,并推动产业技术应用研究机构建设。在构建技术转移服务新业态方面,将打造综合应用平台,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运营平台。

  在加强战略对接方面,丝路创新院将以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为契机,面向中亚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技术向中亚输出,实现辐射示范效益,与北疆技术交易大市场深度融合,吸引多元化投资,实现多方合作、互利共赢。

  未来,丝路创新院将围绕制约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与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创新与市场需求、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的深度对接,以打造集产业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育、产业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移、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目标,持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为克拉玛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疆科技改革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经验。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何沐芸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