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阳 张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能源行业从业者沉甸甸的使命。中国石油作为国家能源领域的“顶梁柱”,勇挑保障能源安全的重担,而新疆油田的“压舱石”工程,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新疆油田“压舱石”工程的重要区块——采油二厂八区和百口泉采油厂百乌夏,正坐落于茫茫戈壁之中。这里,虽然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但却孕育着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的强大力量。
在采访中,每当与这些石油人进行交流时,我都能从他们坚定的眼神中感受到对石油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
采油二厂运维中心五班班长宋新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石油人的坚守与奉献。他藏在红色工服下的那份坚韧,以及讲述工作时难掩的自豪之情,都源于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在茫茫戈壁,还有许多像宋新斌班长这样的石油工人,他们迎着晨光而出,伴着月色而归,不惧夏日的酷热,不畏寒冬的凛冽,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们用行动重新定义了“坚守”,把荒漠戈壁变成了油气资源的“聚宝盆”。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他们都秉持着朴实而坚定的信念:“既然这是我的工作,不干则已,干了就要干好!”
2022年,中国石油老油田“压舱石”工程全面启航,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承载着国家能源发展的期望。“压舱石”工程的实施,是挖掘剩余可采储量的关键所在。新疆油田在工程推进过程中积极探索、持续攻关,发起了一场上产增效的“新革命”。事实证明,老区不老,资源不竭,地下依然蕴藏着无尽的“江河湖海”。了解至此,我的内心亦充满了坚实的力量。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井架和石油工人的身上,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离开这片油田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大地脉搏的守护者,是他们的坚守让冰冷的钢铁有了温度,让沉默的荒原有了心跳。此时,新疆油田的“压舱石”工程正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向着更高的战略目标奋勇前行。

责任编辑:屈斌 本期编辑:何沐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