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丨雷锋精神实践场景需要拓展

2025-03-05  


□范晨露

  从义务打扫卫生、理发,到如今的开展反诈宣传、提供数字助老服务,雷锋精神的实践场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服务的形态,新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网络电信诈骗让人民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数字鸿沟让老年人生活不便,这些新问题都呼唤着雷锋精神的创新实践。
  于是,在新疆昭苏县,反诈宣传小分队深入活畜交易市场,用朴实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反诈知识;在青海果洛州,反诈民警走进军营,为武警官兵开展反诈专题讲座;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民警通过网络直播开展反诈宣传,用生动案例揭露诈骗手段,社区志愿者举办助老活动,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这些实践紧扣社会需求,拓展了雷锋精神的实践场景,让雷锋精神在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那么,雷锋精神的实践场景该如何拓展呢?笔者认为,拓展雷锋精神实践场景不仅要满足新的社会需求,还要注重对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利用。比如,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网络渠道,传播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正能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学雷锋行动中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将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的细分领域相结合,如将环保志愿服务与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将为老志愿服务与智慧养老相结合等,实现志愿服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然,在拓展雷锋精神实践场景的过程中,我们也需注意,雷锋精神的核心要义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创新、实践场景如何拓展,这一核心要义都不能改变。
  雷锋精神实践场景的拓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途径。从义务打扫卫生到开展反诈宣传,服务形式的创新不仅体现了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更展示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让我们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拓展雷锋精神的实践场景,让雷锋精神在数字时代谱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马超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