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诗歌|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组诗之二)

2025-04-16  


●王健(市委老干部局)

    横空出世一号井

    1955年6月的夏日余晖里,

    一座钻塔高高矗立于戈壁大漠,

    簇簇红柳花装扮起井台的美丽,

    凛冽的西风宣示着准噶尔盆地的辽阔。 

    七月六日,红日从东方升起,

    “开钻啦!”一声号令,

    黑油山下隆隆钻机声擂起战鼓,

    陆铭宝和他的1219钻井队是这雄壮场面的主角。

    盛夏的太阳,如火焰灼烧大地,

    钻井台上,钻工们汗滴成河,

    手握管钳捏住油龙的脖颈,

    “喂”足泥浆好让这油仔更加健硕。

    不知从哪里飞来千万只蚊虫,

    似乎考验着咱钻工兄弟皮肤的厚度,

    叮咬、叮咬,咱全不在乎!

    浑身布满的红痘,必成为致胜的密码!

    大风突起、黄沙漫天,天地变了模样,

    帐篷、铺盖不知飘荡到何方?

    天地间,只有钻塔岿然屹立,

    还有咱石油工人的坚韧与顽强!

    钻杆悠悠转,忽然井下传来异动,

    “不好,井喷啦!”

    黑水泥水交织喷出,犹如恶魔冲出囚禁的牢笼,

    “不要慌,用泥浆封堵!”陆铭宝发出命令,

    钻井队员冒着从天而降的污泥浊水,

    用水桶、脸盆舀起泥浆,向着井口冲冲冲!

    钻工齐心协力,井喷化险为夷。

    130多天如火如荼的战斗,终于迎来胜利,

    1955年10月29日,

    黑油滚滚喷薄而出,如春雷炸响在戈壁。

    一号井是春雷,昭示新中国石油梦迎来春天。

    黑油山大声宣告,准噶尔不再是沉默的戈壁,

    “克拉玛依发现大油田”的横幅经过天安门前,

    伟人们的笑容在历史长河中定格。

    撒大网,捞大鱼

    1956年,曾经荒凉的戈壁,

    突然人欢马叫,到处飘着猎猎的红旗,

    沉睡亿万年的大地苏醒了,

    一股炽热的春风,呼啸着吹遍克拉玛依。

    审时度势,石油部发出开发战略,

    撒大网、捞大鱼,

    黑油山—乌尔禾一线的百里荒野,

    星罗棋布的钻塔下响起轰鸣的钻机。

    1202钻井队,如钢铁铸成的壁垒,

    张云清,铁汉的身影在井架旁屹立。

    勘探的钻机,探索的胜利的希望,

    “月上千,年上万”,口号响彻在云霄里。

    吴淑华,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飒爽,

    戈壁大漠,三八女子钻井队旗帜迎风飘起。

    女子的汗水,洒满钢铁林立的井台,

    沙漠的狂风,也吹不散女儿们的坚毅。

    时光在快速流转,

    钻机不断爆出地下的秘密,

    193井的高产,如同神迹般传遍四方。

    克拉玛依显露出大油田的体魄和气质。

    战略的智慧如同渔夫的网撒得宽广,

    大鱼入网,是汗水与智慧的奖赏。

    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

    一系列名字熠熠生辉,

    石油的河流,在这片土地上潺潺流淌。

    胜利的果实,圆满了人们心中的希望。

    欢快的歌声在大漠上空回荡,

    撒大网、捞大鱼,不仅仅是个战略口号,

    而是在喊出时就铸就了克拉玛依的辉煌。

    回首往事,那是一段青春燃烧的岁月,

    它是理想者的奋斗,是奋斗者的歌唱。

    历史牢牢铭记,依然熠熠生辉,

    新的奋斗不断创造着克拉玛依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