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 | 从页岩油开发看新疆石油人的“三股劲”

2025-08-06  

●景璐

  6月30日,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日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创下历史新高。(百战“发愁滩” 誓建“金满城”——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开发攻坚纪实)这不仅意味着到2025年年底,该示范区页岩油年产量将达到170万吨以上,可全面完成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任务目标,更折射出新疆石油人骨子里那股冲劲、韧劲、干劲。

  于“禁区”中寻“生路”,新疆石油人凭的是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

  受制于“渗透率仅为常规油藏万分之一”的先天困境,页岩油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一直被专家学者视作“不能规模开发”的禁区。而新疆石油人在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甜点识别难、储层改造难、效益开发难”三大核心难题,也证明了页岩油规模开发之路的崎岖。但凭着骨子里不服输的冲劲,他们毅然向这片“勘探禁区”和“开发无人区”发起冲锋——2011年,吉25井压裂后日产油达18.5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10亿吨级大页岩油田的大门;2012年,吉172_H井“千方砂、万方液”体积压裂获高产油流,让页岩油规模开发的希望破土而出。2013年至2019年,即使遭遇了10口先导试验井产量远不及预期、75口水平井首年产量差异显著等挫折,新疆石油人仍坚定选择迎难而上,在地质资料中找线索,在挫折打击中找出路。这股绝不服输的冲劲不是鲁莽的冒险,而是带着理性的突破,是“相信一定能干成这件事”的笃定。

  于“困局”中辟“新途”,新疆石油人凭的是一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

  面对吉木萨尔页岩油规模开发面临的三大核心难题,新疆石油人把实验室建在钻井平台旁,将施工图纸画在戈壁上。为破解“甜点识别难”,他们在3000多米深的地层里,与1.5米厚的“奶油层(优质储层)”较劲,通过创建“黄金靶体跟踪”技术,将优质储层钻遇率由原先的43%提升至88.6%;为攻克“储层改造难”,他们花费十余年时间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的“缝藏匹配+精准改造+全域支撑+二氧化碳前置”组合式压裂技术,大大提升了单井预计最终采收率、压裂效率。为破解“效益开发难”,他们通过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技术和流程共享水平,实现单井总投资同口径较上年对比下降48.9%。这股“死磕”难题的韧劲,不是盲目的固执,而是靶向精准的攻坚,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的执着。

  于“陈规”中拓“新境”,新疆石油人凭的是一股“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干劲。

  在别国率先攻关页岩油开采技术,且已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的压力之下,新疆石油人拒绝“照搬”北美页岩油勘探开发成熟模式,硬是通过脚踏实地的探索,蹚出了属于自己的页岩油效益开发路子。技术上,他们不迷信书本理论,而是钻进实验室、扎进井场,在千万组数据中寻找陆相页岩油开发规律;管理上,他们不依赖固有模式,而是探索实践“一体六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市场化运作,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这股敢破敢立的干劲,不是对传统的轻率否定,而是基于实践的创造性转化。

  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从冲劲破开僵局,到韧劲攻克难关,再到干劲开辟新局,新疆石油人的“三股劲”凝聚成一种“把事干成”的硬核信念。这种信念托举着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也将推动新疆油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让能源报国的初心在戈壁深处绽放出最炽热的光芒。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