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王金 侯婧婧 通讯员 辛媛
第七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盛大启幕,吸引了全球能源领域目光。来自卡塔尔、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以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的四位外宾在接受专访时,纷纷点赞展会平台价值,分享合作愿景,为国际能源合作注入新动力。
谋求深度合作
卡塔尔王室成员、阿尔贾博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穆罕默德·本·贾博尔·阿勒萨尼是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的“老朋友”。“与两年前的第六届展会相比,本届展会的变化令人惊叹。”他直言,现场涌现的新企业、新技术让人印象深刻,“我将把这些信息带回卡塔尔。”
基于卡塔尔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签署的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穆罕默德·本·贾博尔·阿勒萨尼透露了深化合作的方向。他说,中国在油田工程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钻井技术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让卡塔尔企业看到了深度合作的可能,“我们正梳理具体的合作需求,希望把合作的触角从技术交流延伸到项目共建,让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实现协同增效。”
拓展创新思路
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兹纳”股份公司“萨姆高”科研技术倡议中心总经理托列根·奥拉舍夫首次来到展会,他和同事们原本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而来:除了采收率技术,还有传统油田的节能改造、新能源与油气开采的结合模式等。让他惊喜的是,“90%的问题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展会中,他特别关注能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化学驱技术,目前已锁定新疆光亚油气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关技术产品,计划后续再深入洽谈。
更让他欣喜的是,展会上发现的“风能支持油气开采”模式——利用油田现场的风能发电,为抽油机、输油泵等设备供电,既降低了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又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创新结合。“这为我们的油气开采提供了新思路。”托列根·奥拉舍夫直言,参展团队对展会满意度极高,“下一届一定会再来。”
寻找共赢之道
尼日利亚继承者能源公司总务处副总裁助理菲德利斯·阿克波吉兰表示,尼日利亚正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以满足本国民生与工业生产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借本届展会之机,他对克拉玛依进行考察。在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后,他说:“我不虚此行。克拉玛依以能源产业为核心,不仅构建起了环环相扣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还形成了覆盖全链条的上下游产业生态,展现出了强劲的创新活力。”
菲德利斯·阿克波吉兰说:“展会现场,一系列高精尖设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案例以及优化能源生产效率的创新方案集中亮相。这些前沿成果展示让我看到了尼日利亚与中国在能源领域深度合作的广阔空间。”
这份认可背后,是尼日利亚能源市场对高质量合作的迫切需求。菲德利斯・阿克波吉兰说:“尼日利亚能源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需求旺盛,正亟待先进技术与成熟经验的注入。我们希望以本届展会为契机,与优秀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供应链总周期缩短、成本降低与质量提升,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走出更加宽广的合作共赢之路。”
共探发展路径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院长查理姆哈迈特·沙利耶夫则聚焦技术交流与经验互鉴。“展会上的天然气加工、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技术代表了行业内的领先水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样本。”他表示,此行的核心目标是汲取国际能源合作经验,与油气行业的专家共探发展路径。
作为区域能源领域的“知识枢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以循证研究和能力建设项目为抓手,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智库顾问。“我们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互利合作,助力区域能源一体化进程。”查理姆哈迈特·沙利耶夫说。
从深化产业链合作到推动区域协同,从技术对接至新能源融合,四位外宾的分享勾勒出克拉玛依石油装备展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展会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能源纽带,为国际油气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