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实习生 胡潇文
今年6月,我市首届健康减重大赛火热启动,吸引了302位市民踊跃参与。赛事即将圆满落幕,让我们共同走进3位“减重达人”的蜕变之旅,聆听他们的励志故事,收获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经验。
准爸爸变形记:从啤酒肚到“健康达人”
32岁的刘宏博曾因78公斤的体重(BMI>28)备受困扰。经过两个月科学减重,他成功甩掉5公斤赘肉,腰围明显缩小,整个人容光焕发、活力十足。
“以前坐一会儿就难受,现在感觉轻松多了。”刘宏博笑着说。促使他做出改变的,是一个甜蜜的负担——他和妻子计划要一个孩子。医生建议,减重8公斤,将更有利于孕育健康的宝宝。这个目标,成了他每天的动力。
作为地道的西北汉子,刘宏博曾是无肉不欢的典型代表。“我们西北人就爱大口吃肉痛快喝酒,菜也是高盐高油才够味儿。”他坦言,这些饮食习惯正是肥胖的元凶。面对市场上清淡的减脂餐,他叹口气道:“真吃不惯!”于是,刘宏博决定自己动手,做适合自己口味的减脂餐。
下班后的菜市场,多了一对夫妻的身影。刘宏博和妻子每天挑选新鲜的绿叶蔬菜,回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烹饪。“也没什么特别的菜谱,就是少油少盐,多吃蔬菜,减少碳水的摄入量。”刘宏博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想减肥,什么时候都不晚。”这是刘宏博常挂在嘴边的口号。5公斤的减重成果,是他“足下”之路的第一个里程碑。
“为了孕育健康的宝宝,也为了更好地履行做父亲的责任,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刘宏博信心满满地说。
最强“减肥搭子”:两百斤小伙逆袭记
25岁的叶子豪站在体重秤上,看着92公斤的数字,终于松了口气。
两个月前,100公斤的体重让他的健康亮起红灯:脖子后面总像堵着块石头,头昏脑胀,医生诊断为肥胖导致的供血不足。“再不减肥,身体就垮了。”他定下3个月减重10—12公斤的目标,就此踏上科学减重之路。
改变从饮食开始。曾经顿顿大鱼大肉的他,如今严格参照“膳食宝塔”搭配三餐,坚持少食多餐。“最难戒的是炸鸡汉堡。”叶子豪无奈地说。为了“逼自己一把”,他找来一位“铁面无私”的减肥搭子,两人立下“军令状”:谁吃快餐罚款100元。
有一次,叶子豪馋得实在受不了,向朋友求情:我给你转200元,快让我吃一口汉堡吧!可好友连眼睛都不眨,果断拒绝了“净赚”200元的机会。这份毫不留情的监督,成了叶子豪抵抗诱惑的最强防线。
这对既是战友又是对手的伙伴,每天都在康城吉祥苑至金龙湖的步行路线上展开步数较量,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由于叶子豪有一定的运动基础,每周还会进行3—4次慢跑,每次5公里。
成功减重8公斤后,叶子豪惊喜地发现:颈部压迫感消失了,整个人神清气爽,思维也变得更加敏捷。
“减肥切忌急功近利。”叶子豪以自身经历提醒市民特别是体重基数较大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极易损伤膝关节,科学减重需要循序渐进,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订个性化方案。
控糖+运动:健康管理师的“华丽蜕变”
31岁的范玉玺端起办公桌上的黑咖啡抿了一口——很苦,但心里甜。
作为市疾控中心健康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身高1.83米、体重93公斤的他比谁都清楚BMI值超过27意味着什么。因此,当单位推出减重大赛时,这位“健康卫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决心通过科学方法重新找回标准体重。
“我以前特别爱喝各种‘小甜水’。”范玉玺指着空荡荡的抽屉说。这里曾经堆满各式含糖饮品,如今只摆放着一杯杯无糖咖啡。通过坚持控糖,他不仅成功减重,还意外发现困扰自己多年的皮肤问题明显好转,镜中面容焕发出健康的光彩。
“自律性差一直是我的短板。”范玉玺坦言,他独自减肥时常常半途而废。自从加入减重大赛的官方减重微信群后,健康顾问制订的阶段性目标成了他的行动指引。每当看到群友分享减重成果,他都会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
午休时分的乒乓球室也记录着他的蜕变。曾经鲜少运动的范玉玺,如今经常主动邀约同事切磋球技。“打球比喝奶茶畅快多了!”同事们惊讶地发现,那个常喊疲惫的“小范”不见了,制服下的身影焕发出新的活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科学管理,范玉玺已成功减重5公斤。“减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制订科学的长期计划并持之以恒,决不能心急。”范玉玺说。

责任编辑:张冰
本期编辑:王丽媛